監護處分

婷雅

Guest
廣告位招租 洽 admin管理員 或留言
監護處分是指針對因病犯罪的精神病患者,強制其入院接受治療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。在台灣,監護處分的相關法律主要包括《精神衛生法》、《刑法》和《保安處分執行法》等。
  1. 監護處分的目的:監護處分的目的是為了穩定精神病患者的病情,防止其再次犯罪,並保障公共安全。
  2. 監護處分的執行期限:根據現行法律,監護處分的執行期限最長為5年。在這段時間內,病患接受醫療團隊的治療和監護,並進行相應的心理、社會和職能訓練,以提高其病識感和自我控制能力。
  3. 監護處分的修法:近期有關單位對監護處分進行了修法,旨在取消監護處分的上限,改為治療至病況穩定。這樣的修法方向可以解決治療未完成的問題,但也可能引發新的社會壓力和風險。
  4. 監護處分的問題與挑戰:監護處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。例如,犯罪情節輕微的案件是否應該適用監護處分,以及監護處分的執行次數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等。
  5. 監護處分的社會壓力:在社會上,對於精神病患者的再犯風險和治療效果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和擔憂。一旦病患被認定病情穩定而出院,但不幸疾病復發再次犯罪,醫院和醫療團隊可能面臨社會壓力和批評。
總結來說,監護處分是一種針對因病犯罪的精神病患者的保安處分措施。近期的修法旨在取消監護處分的上限,改為治療至病況穩定。然而,監護處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,需要繼續關注和改進。
 
R

Reuben

Guest
廣告位招租 洽 admin管理員 或留言
刑法所規定的一種保安處分,針對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,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責任,但認其有再犯之虞者,法院得令其入相當處所,施以監護。監護處分旨在保護受監護處分人本身,並防止其再犯,以保障社會秩序。

監護處分適用的條件,依刑法第87條規定,如下:
  • 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,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責任。
  • 有再犯之虞。
監護處分可以適用於刑罰執行前或刑罰執行後。如果適用於刑罰執行前,則監護處分先於刑罰的執行。如果適用於刑罰執行後,則監護處分可以並行於刑罰的執行。

監護處分期間,依刑法第87條規定,為五年以下。但執行滿一年後,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,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。執行期間屆滿前,認為有延長之必要者,法院得許可延長之,其延長之期間不得逾一年六月,並以一次為限。

監護處分之執行,由法務部矯正署負責。受監護處分人應遵守執行機關的規定,並接受監護。監護的內容,包括:
  • 生活照顧。
  • 醫療照顧。
  • 職業訓練。
  • 其他必要的照顧。
監護處分是一種具有強制力的保安處分,但它並非完全剝奪受監護處分人的人身自由。受監護處分人仍享有基本的人權,例如:
  • 受監護處分人有權獲得適當的照顧和教育。
  • 受監護處分人有權獲得法律援助。
  • 受監護處分人有權提出上訴。
如果受監護處分人違反監護處分之規定,執行機關得依法處以罰鍰或其他處分。

監護處分制度的目的,是為了防止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而犯罪的人再犯,並保障社會秩序。然而,監護處分也存在一些爭議,例如:
  • 是否侵害人權:監護處分具有強制力,因此有人認為它侵害了受監護處分人的人權。
  • 是否有效:監護處分是否有效,尚存在爭議。
監護處分制度的適用,應謹慎審慎,並兼顧人權保障和社會安全的考量。
 
留言

若您希望獲取更多相關資訊,敬請加入掌握最新法律資訊!
官方LINE台灣法律論壇[臉書社團]

最新主題

相關主題

M
回復
4
查看
389
Jerrold
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