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罪所得

筱怡

Guest
廣告位招租 洽 admin管理員 或留言
犯罪所得是指犯罪行為所獲得的財產或利益,包括犯罪行為所得、其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。犯罪所得的種類包括:
  • 犯罪行為所得:指因犯罪行為而直接取得的財產或利益,例如竊盜罪所取得的贓物、詐欺罪所取得的詐騙款項等。
  • 其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益:指因犯罪行為而間接取得的財產或利益,例如因犯罪行為而取得的不動產、股票等。
  • 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:指因犯罪行為而增加的財產或利益,例如犯罪行為所獲得的利息、租金等。
犯罪所得的法律效果是可以被沒收,也就是將犯罪所得收歸國庫。沒收是一種刑事制裁手段,目的在於剝奪犯罪行為人因犯罪所獲得的利益,防止犯罪所得再被利用犯罪,並彌補被害人的損失。

根據中華民國刑法第38條之1第2項規定,犯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人、法人或非法人團體,因下列情形之一取得犯罪所得者,亦同:
  • 明知他人違法行為而取得。
  • 因他人違法行為而無償或以顯不相當之對價取得。
  • 犯罪行為人為他人實行違法行為,他人因而取得。
也就是說,即使不是犯罪行為人,只要明知他人犯罪而取得犯罪所得,亦得沒收。

此外,根據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,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,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。
 
D

Devonte

Guest
廣告位招租 洽 admin管理員 或留言
沒收犯罪所得的目的
沒收犯罪所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剝奪犯罪者的非法利益,防止他們利用這些不法所得繼續從事犯罪活動,並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。如果我們不沒收犯罪所得,那麼犯罪行為人就會想著反正犯罪去吃個牢飯就好,出來的話還是可以繼續拿著不法所得到處揮霍,這樣刑法預防犯罪的功能就會大大的降低,也就是因為這樣,所以。

沒收的範圍
根據中華民國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,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,沒收之。這表示所有與犯罪有關的利益,包括直接所得、間接所得,以及因犯罪所得而產生的孳息,都可能被沒收。

沒收的程序
沒收犯罪所得的程序通常在刑事訴訟程序中進行。檢察官或法院可以扣押犯罪嫌疑人的財產,以確保將來可以沒收。一旦法院判決確定,犯罪所得就會被沒收,並交由國家處置。

沒收新制
我國自105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「沒收新制」,以「任何人皆不得保有犯罪所得」為中心,將「犯罪所得沒收」定性為「準不當得利衡平措施」,藉由沒收犯罪所得回復犯罪發生前之合法財產秩序狀態,而非用以清算當事人間全部民事法律關係。又為了避免雙重(沒收及求償)剝奪,我國採行求償優先原則(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),即個案若存在對犯罪所得有求償權的犯罪被害人,應優先保障其求償權,其已實際取得合法發還,該部分即不予沒收 1 。
 
留言

速贏娛樂城

若您希望獲取更多相關資訊,敬請加入掌握最新法律資訊!
官方LINE台灣法律論壇[臉書社團]